书阅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六(第1页)

第六章

收秋以后,在种秋小麦之前,高家村也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那就是分土地,实行“包干到户”——单干。

旁的村还在联产到劳、到户,几家联合在一起的小集体时代,高家村却直接砍掉了一些需要实践的中间环节,直接一步到位。

说简单点,就是村民跟大队签订合约,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手里。大队的职权是针对同年中央制定的指标任务划分应缴纳的公粮和税款,对比旁的村寨按额定的任务追讨上缴;农民应履行的义务是每年按政府指标上缴钱粮。因为是合同制,农户承诺在丰收的年景对比旁的村主动多上交5%,欠收的年景,除政府指标必须上缴外,余下的是多是少,全凭自己谋划过活,绝不伸手向国家要一分一厘,一米一粟。

当然,这斩钉截铁,白纸黑字的宣言,也就意味着,以后,就是各家干各家的了,至于怎样在黄土地上刨开幸福的日子,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他们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也思谋得太久了。他们是那样的摩拳擦掌,激情澎湃,意气风发,仿佛一个全新、富裕的乡村已经取代了贫穷、落后的高家村。这样美好的憧憬激励着年轻人们的心,年岁大的老婆老汉也被年轻人们鼓动着,兴奋着,他们似乎已经看到这样一个美丽的远景:家家高门大户,人人衣鲜亮丽。贫穷,不再是他们的代名词。

前川的高家村是靠近大马河川道通往县城的公路最近的村子,在亮眼处,他们的一切行为代表的都是国家的面子,形象工程必须要做得足,他们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从高加林家回来,高明楼就主动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听他们的心声。作为一位坚决拥护马列主义MZD思想的老GCD人,这点党性原则他始终不曾忘却。高家村的“大能人”,在某些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小事情上难免会犯点小错误。但是在关乎到国家、集体的大事件上,他还是拎得清的。

在这段时间里,他耐心聆听了村民们的意见,并做了一些具体分析和预判,再进行一些大的远景规划,这不是小事,必须万无一失,保证不出意外。一旦执行,旁的村庄可全盯着哩,容不得任何一点闪失啊!这责任,落到谁的头上,都担待不起,小则坐牢,大则生命当成儿戏。这不是他一个人承担得下来的。奈何村民实在太过热情,全体联名,不会把书记置身于危险境地。

当然,在签名的时候他还是玩了点小心思,他让那些迫不及待的,热情的人把名签在前面。最后,才故意歪歪扭扭写上高明楼三个字,用意不言而喻,万一要是有事,他不难证明他是迫不得已被绑上这艘大船的。

无论如何,为了高家村的宏图大业,为了遥遥无期的美好而幸福的明天,这点小事,可以忽略不计了。

本意里,他反对改革,而一旦这样的改革形成大的趋势阔步向前,靠些微的力量无法撼动时,也不妨放胆大跨一步,万一成功呢?实际上,他的一些作风,还是值得让人称赞的,并非全是投机取巧。就拿这件事来说,他所具有的胆识和气魄,可媲美于同时代大环境下的任何一位冒险家。他毕竟是领导,跟平民百姓承担的风险是不一样的。

说到这里,笔者觉得,很有必要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给读者诸君普及一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大地上掀起的这一场农民针对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浪潮。笔者毕竟不能代替路遥先生,不知道先生对于当时的中国农村信息了解多少?一是因为当时交通闭塞,二则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些农民的大胆设想,实际上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报纸不予以报道。

拿安徽小岗村为例,在今天的初高中课本里,我们不难找到,在那个年代,我们可爱的农民朋友,为了改革,是拿生命做了赌注,换来我们幸福生活40年后的今天。历史不是一蹴而就,用今天的话说,我们真的该给我们这些不惧生死,无畏的前辈“点点赞”了。

闲话少叙,我们就拿“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捺下红指印的契约”来区别一下“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本质上的概念。先抛出几个论点:

一:谁说小岗是“包产到户”

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2017审定)“皖南地区的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农村改革就此拉开序幕。”(摘自第38页的导言)

历史必修2(人教版)“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摘自第55页)

历史必修2(岳麓版)“首创包产到户的小岗生产队所在的安徽凤阳县……”(摘自第86页小字)

历史必修2(北师大版)“小岗村率先将土地包产到户”(见41页链接阅读的标题)

历史必修2(人民版)“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粮食生产获得空前丰收。”(摘自第53页正文)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下册(2002年审查通过)“安徽、四川省首先实行……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责任制,取得很好的效果。”(摘自第127页大字)“实行包产到户以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如长期贫困的安徽凤阳县……”(摘自第128页小字)

二:谁说小岗是“包干到户”

历史八年级下册(部编2017审定)“18户农民私自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摘自第38页的相关史事)

历史必修2(人教版)“18户农民秘密协议……包干经营。”(摘自第55页的学思之窗)

高中历史第六分册(华师大版)“肥西县农民自发搞了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订立土地分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第109页小字部分)

三:“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区别

包产到户:依核定的产量交公,超产的归自己,不足的须补齐。由集体承担税收、收购任务和收益分配。

包干到户:农户向国家缴纳税收和收购任务。即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又叫大包干。

四:小岗村的分田到户理应是“包干到户”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从协议看,小岗生产队没有定产量,定的是:上缴公粮,自负盈亏,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这比包产到户要更进一步,如果说“包产到户”是小包,那么小岗的分田到户,就是大包,大包干。二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后来国家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小岗的“包干到户”的做法。

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小岗村18位村民“欺上瞒下”签下“生死状”,无疑是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农村经济变革。这个小小的村庄通过“包产到户”改革,不仅开创了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生产模式,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段令人瞩目的传奇。

而在三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的大西北,黄土高原上,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村子,高家村,也在顺势而为。他们只是一群普通农民,整日价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并不了解安徽凤阳,更不了解小岗村,但是,他们却做了跟小岗村一模一样的事。不同的是,小岗村,只有18位村民敢于带头下海吃螃蟹,而在不大的高家村,四十多户人家,男女老少,集体在“协议”上按上了红手印。而且,他们也不用那么偷偷摸摸,小心翼翼。他们并且用陕北民歌的方式狂欢了几天几夜。

漂亮美人娃综带崽爆红  穿成反派的道侣  偏执工藤君被幼驯染攻略后  大佬们的早死白月光复活后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我是黑社会,你叫我除恶扬善?  重生到合欢宗,这个销冠我当定了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欲望商途  觉醒最强异能,但只想种地[星际]  全世界都夸我是好男人[快穿]  顶流女星被骂资源咖  封神:真别想多了,朕真是昏君!  都市无极仙医  往复  萧逆天的作品吞天成圣  仙尊归来,先用未婚妻祭天!  要离婚我答应,我搞科研你后悔什么  天与暴君的妻子每天都在想什么  三角关系  

热门小说推荐
潜龙

潜龙

6远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有一天,他忽然成了龙,从此之后,他就开始牛逼起来本书已经上架,求订阅求评论求互动求推荐票求金钻求收藏!给我几分钟,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高中生的传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潜龙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都市寻艳录

都市寻艳录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

吃货林思念重生到了八零年,面对这桩谋算来的婚姻,男人的冷漠,她却像打了鸡血似的,誓要把男主拿下。男人的冷漠与误会让她终于有了离开的想法,可军婚不好离,她不信邪的为离婚奋斗着。可这冷漠的男人从什么时候起,紧紧的追着她的脚步,还恬不知耻的要和她生儿子。呸,谁要和你生儿子?你有儿子了好不好,要生也是生一个像她一样漂亮可爱...

八零小军妻

八零小军妻

养父母待她如珠如宝,她却心心念念的想要回到抛弃她待她如糠如草的亲生父母身边儿,犯蠢的后果就是养母死不瞑目,养父断绝来往,她,最终惨死车轮下重来一次,她要待养父母如珠如宝,待亲生父母如糠如草!至于抢她一切的那个亲姐姐,呵,你以为还有机会吗?哎哎哎,那个兵哥哥,我已经定亲了,你咋能硬抢?!哎哎哎...

槐夏记事

槐夏记事

本文无cp文案我变绿了,也变强了。槐树精变身人类,不仅要学做人,还要带崽子,还要忙着给自己找对象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自己本体那个花坛要拆迁啊啊啊!哭唧唧走上赚钱买地的奋斗路。新书楚河记事求支持。已有完结文青诡记事,丁薇记事孔方世界。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做言情界的泥石流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