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9章 扎场只唱前两句(第1页)

“姑娘,你有心了,我看到你就想到我那小孙女了,本来我是想让她学琴书,她有个好嗓子,奈何孩子就是不愿意学,我也不能逼着她学,唉,等有人想学的时候,我却教不了了,这事儿我没跟外人说过,再不说……再不说我也怕没机会说了。”

李占文起身到卧室拿出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有四个人,潘晓晨一眼就认出来其中一个是年轻时候的李爷爷,照片上有模模糊糊的时间,潘晓晨仔细辨认着:

“李爷爷,这是1978年照的?”

“嗯,1978年,这要从1978年去东平湖说起来。”李占文紧紧地捏着照片,潘晓晨没想到一张照片会牵扯出40多年前的一桩旧事。

李占军指着照片上的人说:“最左边的是李传绪,会拉板胡和京胡,年轻的时候是个戏痴,没钱买乐器,就用马尾和竹筒自己做板胡,刚学拉板胡的时候,在胡同口一拉就是半夜,技艺全凭自己琢磨出来的,手感慢慢有了,他就去给排大戏的当伴奏,从没要过一分钱。”

李占军的手指往右一指:“这个是我,我旁边这个叫李登春,不会拉弦子,不会敲扬琴,就会唱两句,但嗓子不够亮,最右边的是李来发,什么都不会,但有力气,负责拉车,1978年就是我们四个一起去的东平湖。”

李占文略一停顿:“准确地说是我们四个再加一只狸花猫,传绪家养的猫,唉,猫跟人一样瘦,估计是听说我们是要吃的,这只狸花猫就紧跟着传绪,撵回家又跟出来,还把它关了起来,没成想走了六里地,发现这只猫就跟在后面,没办法,跟着就跟着吧。”

潘晓晨也喜欢猫:“猫最通人性了。”

“是啊,幸好有这只猫跟着。”

潘晓晨此时并没有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她关注的是为什么大老远地要去东平湖。

“那时候,我们这边是盐碱地,根本不长庄稼,种出来的西瓜都是咸的,麦子只能长到筷子这么高,收不成粮食,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盐,因为土里全是盐。把地表皮的一层土倒到水桶里,用一层滤纸把土过滤掉,剩下的就是盐水,挖一个浅浅的四方池子,上面铺一层油纸,把盐水倒里面,晒一天就有一层白色的细盐,要晒整整一个春天,才把一池子的盐晒出来,这样就有盐吃了,这里家家户户都晒盐。”

潘晓晨耐心地听着,没有搭话,李占文叹了一口气:“唉,什么叫苦日子,就是这么辛苦晒出来的盐都是苦的。那个年月没有什么东西吃,红薯叶子都是好东西,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到有粮食的地方要饭吃。那年刚到八月初,离八月十五还有半个月,为了能过个好节,我们决定去东平湖换些吃的,东平湖有黄河水灌溉,都是淤地,起码每年还有不错的收成,吃是不成问题的。”

潘晓晨想象不到那个年代的人是怎么熬过来的,她看过电影《一九四二》,开头是刘震云用河南话说的一段画外音:1942年,我的故乡发生了吃的问题。

“李爷爷,东平湖离这里不近,你们怎么去的?”

“从这里到东平湖100多里地,那时候哪有交通工具,我们就是走着去,早上天还没亮就出发,走了整整三天!因为还得带着扬琴、板胡,所以还得推一辆胶轮车……你太小了,没见过胶轮车吧,就是一个轱辘,两个腿。”李占军说着还比划着,潘晓晨感觉应该就像小板车一样。

“8月已经有点转凉了,晚上怎么办?你们住在哪里?”

“我们是一路走一路唱,晚上路过一个村子就扎场……”

“扎场?”

“扎场就是到了地方,把胶轮车一停,扬琴、板胡都摆上,跟老乡借个桌子,再借几把椅子,这个场子就算支起来了,附近的人知道有唱琴书的来了,就会喊着邻里邻居来听。扬琴排场大,吸引的观众多,那时候黑白电视都少见,平常的人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闲着也是闲着,一听说有唱琴书的,邻村的也会赶过来,听个热闹嘛。我先唱琴书唱上一晚上,亏得父老乡亲捧场,这才能去老乡家里留宿吃饭,这是这一行的规矩。”

潘晓晨明白这个道理,到了别人的地界得先用自己的本事立住。

“白天兜里带的一点窝头早吃干净了,饱吹饿唱,为了一家老小的饭,唱一天一夜也没问题。”李占文说着又开起了玩笑:“姑娘,你可别把我们当成叫花子,叫花子上门叫的是‘婶子大娘,给口吃的’,我们这是卖艺混口饭吃,如果是打发叫花子,主人家就掰半块干粮,如果是唱戏说书的来了,要么请到家里,要么送热菜热汤,还得高看一眼。”

潘晓晨哪会这么想,这才是实打实地凭本事吃饭,都说老人只记以前的旧事,不记今天发生的新事,李爷爷说起往事仿佛正在用唱琴书换干粮,一声高一声低,声声如在眼前。

“李爷爷,那您唱的什么戏?”。

“我唱的都是老戏,从大本子书里学的,最拿手的一出是《呼延庆打擂》,热热闹闹,老人小孩都爱听,那时候我还正年轻,一口气唱三个钟头不带歇的,其他唱的还是样板戏,走街串巷用得最多的是就《送镰记》。”

“送莲记?送莲花吗?”

“哈哈哈,不是送莲花,是送镰刀,‘心中有事走慌忙,不由得汗水湿衣裳,供销社来了好镰刀,价钱便宜质量强’。”李占文简单哼唱了几句,更多的是念唱,念完又笑着摆摆手:“荒腔走板喽,你看我是真不行了……”

潘晓晨第一次听这样的唱法,80多岁的老人声音并不清亮了,甚至每一句都有微弱的颤音,但潘晓晨还是能听出老爷子年轻时候的功底,琴书不仅在唱,还在于扬琴的婉转动听,配合起来才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错杂弹。

“三天走到了东平湖,晚上照常找个宽敞的地方扎场,我唱一晚上琴书,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四个分成两队挨家挨户敲门换干粮,我和来发是一队,传绪和登春是一队,你看登春可是个大高个儿,年轻的时候有一米八十多。”李占军说着又指了指照片,“他走到老乡门口都得哈着腰问好,因为他比门框还高,传绪呢,个子最矮,走在一起还挺有意思,传绪一抬脚踩在门槛上,把板胡支腿上,那还是挺有架势的,这俩人配合得相当好,登春负责敲门,哐哐哐先敲三声,传绪就开始拉板胡,登春也开唱了,每次都只唱前两句。”

“为什么只唱前两句?”

喜欢三魂九命之异能女记者请大家收藏:()三魂九命之异能女记者

从突击开始的特种兵  被关女子监狱十八年,出狱即无敌  10投必中8,你管这叫中投挂?  在无限世界努力保持正常人状态  傻子成精了,她会说话了  重生后大小姐不做选择我都要  靠美甲系统养病弱王爷  不凑数的平凡  我和偏执将军假戏真做了  诡异相亲:道士的我,被女诡疯抢  你是来上班的吗?  穿越后我拍飞攻略系统  中奖五百万后我随心所欲的人生!  夫郎是村霸,那咋了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  小猫咪,考考你  港夜雨眠  湛少,唐小姐要带着双胞胎嫁人了  故乡那片云  八零:闪婚残疾军少,我却怀孕了  

热门小说推荐
潜龙

潜龙

6远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有一天,他忽然成了龙,从此之后,他就开始牛逼起来本书已经上架,求订阅求评论求互动求推荐票求金钻求收藏!给我几分钟,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高中生的传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潜龙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都市寻艳录

都市寻艳录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

吃货林思念重生到了八零年,面对这桩谋算来的婚姻,男人的冷漠,她却像打了鸡血似的,誓要把男主拿下。男人的冷漠与误会让她终于有了离开的想法,可军婚不好离,她不信邪的为离婚奋斗着。可这冷漠的男人从什么时候起,紧紧的追着她的脚步,还恬不知耻的要和她生儿子。呸,谁要和你生儿子?你有儿子了好不好,要生也是生一个像她一样漂亮可爱...

八零小军妻

八零小军妻

养父母待她如珠如宝,她却心心念念的想要回到抛弃她待她如糠如草的亲生父母身边儿,犯蠢的后果就是养母死不瞑目,养父断绝来往,她,最终惨死车轮下重来一次,她要待养父母如珠如宝,待亲生父母如糠如草!至于抢她一切的那个亲姐姐,呵,你以为还有机会吗?哎哎哎,那个兵哥哥,我已经定亲了,你咋能硬抢?!哎哎哎...

槐夏记事

槐夏记事

本文无cp文案我变绿了,也变强了。槐树精变身人类,不仅要学做人,还要带崽子,还要忙着给自己找对象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自己本体那个花坛要拆迁啊啊啊!哭唧唧走上赚钱买地的奋斗路。新书楚河记事求支持。已有完结文青诡记事,丁薇记事孔方世界。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做言情界的泥石流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