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bsp;自正月二十七出发,舰队经过了一段较为平静的航行,至二月二十五的傍晚卯时,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
狂风席卷着豆大的雨滴,在乌云密布之下横扫过无边的海域,海面上惊涛骇浪,重重地拍打着船舷的外壳,甲板上许多屯放的物品,来不及固定就已经被巨浪所卷走,舰队在风浪中颠簸难行,船体左右摇晃,随时都有着倾覆的威胁。
和陆地上不同,狂风暴雨,在海面上肆虐开来,便是风雨越加猛烈,海上的波涛就越加汹涌。郑家自隐石公郑绵以下,每代皆有不少族人死于海上,耳濡目染,郑成功自是明白在海上遭遇风暴是何等凶险的事情。
命令以着最快的速度下达,舰队转航,就近往盐州港停泊。暴风雨愈加猛烈,所幸,命令下达及时,很快舰队的船只就纷纷驶离了危险区,进入到盐州港躲避风暴。但是,郑成功的座舰可能由于体积过大,受到风浪影响更为剧烈,始终没办法驶入港湾,最后更是被风浪卷动着漂流远去。
暴风雨越来越猛烈,波涛猛烈地冲击着,哪还有半分水性至柔的说法。座舰摇摇欲倾,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除了水手和舵手,其他人等皆所在船舱里等待着命运的降临,唯独是郑成功,竟自船舱中扶着隔板一步步艰难的走了出来。
“国姓爷,风浪太大了,您还是回船舱吧。”
舵手嘶声力竭的呐喊着,声音传到郑成功的耳朵时,却在风浪的吹散下已然微乎其微。郑成功转过头,看向那个还在竭力掌舵的舵手,大声喝道:“吾忠心勤王,自有天地庇佑。尔等做好自己的事情,必可冲出这场风暴!”
郑成功扶着桅杆,用绳索绑好,傲然而立于甲板之上。狂风暴雨击打在他的身上,但是他却屹然不动,一如既往的镇定而从容。
这是海上,并非陆地,郑成功出生在海边的一座岩石旁(注),多年来纵横海上,虽然至今为止也没有太好的海战战绩,尤其是比不得如今号称是江浙第一水师名将的荡胡侯阮进,但是在海上,他自信可以抗过一切的磨难,就像他历次在海上遭遇风暴时一样。
郑成功的镇定自若激励着船上的舵手和水手们,他们竭尽全力,操控着船舵,尽一切可能让座舰顺着风向而走,借此来减缓暴风雨带来的巨大冲击。奈何在这般狂暴的风暴之下,桅杆随时都有可能折断,海浪此起彼伏的拍击着船舷外板,剧烈的晃动下,船舱的大门每一次张合,都是重重的砸在门框和隔板上,几乎都要散了架子。
在郑成功的带动下,舵手和水手们还在竭尽全力的支持着,但是这船却显然已经快要像那门板一样,几近散架,随时都有倾没的可能。
就在这时,两艘舰船自盐州港的方向破浪而来,郑成功极目眺望,看那两艘船的形制,当是管正中军船内司都督蔡进福和管副中军船施举的舰船。
救援的舰船赶到,众将士无不欢呼雀跃。船渐渐靠近,一个水手想要走到船舷处将绳索抛过去,岂料一个大浪拍过来,他就直接被卷进了海水之中,就连绑在身上用以固定的绳索也扯断了。
救援艰难的展开,废了好大的气力,好容易,借着电闪雷鸣的瞬间强光,他们发现了前方有一处小岛。岛屿小的可怜,但总好过在海上漂泊。舵手操控着座舰,在营救的两艘舰船的帮助下面前停靠在了岛屿的一处被风的海湾,但是施举的船却没能成功靠岸,一如刚刚的郑成功座舰那般又一次被卷进了风暴之中,渐渐远去。
风暴还在这黑得不见五指的夜里肆虐着,停靠的那一下,却几乎是彻底将郑成功的座舰给撞散架了,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连夜转移到蔡进福的船上。
到了第二天清晨,狂暴了一夜的暴风雨总算是耗尽了气力,郑成功从船舱里出来,海面上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是周遭的一片狼藉,尤其是那艘已经从外面就能看出来正在有海水往里涌的座舰,却无不是在提醒他昨夜的那一切。
“此番遭遇甚是惊险,至今已然无虞,乃是大幸。只是施举的船却不知道飘到何处去了,钱粮账册皆在船上。”
“国姓放心,施举是峰尾人,跑惯了海的,当保无事。此番全凭国姓忠义,自有上天呵护,否则绝难保全。只是船上造饭的锅灶、储藏淡水的水柜都被大浪冲走了,怕是没办法生火做饭了。”
海难过后,能够幸免于难自是大难不死。奈何船上的用品大多被冲走了,很多生活所需都无法进行,郑成功也只得跟着将士们忍饥挨饿,凭着蔡进福的船拖动着正在修补的座舰缓缓而行,一直到了下午才碰上其他前来救援的舰船,而施举凭着丰富的航海经验也重新找寻了回来。
稍作休整,舰队继续航行。三月初十,舰队抵达大星所左近,船上柴火所剩无几,粮食也大量遗失,郑成功派遣兵士下船樵采,反遭大星所清军袭击。
接到遇袭的急报,郑成功勃然大怒,当即派遣援剿左镇夺取大星所港口处停泊的那几十艘乌尾船,同时派遣前锋镇去拦截惠州清军援兵。
大军围城,烽烟和信使将遇袭的消息以着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最近的援军处。清军急行军而来,岂料就在路上,于一处名为龙盘径的所在遭遇了前锋镇的伏击,被拦腰截断,以致惨败于万礼设伏的那三百明军之手。
原来,接到截击的命令,万礼没有将前锋镇尽数带上,而是盘问当地百姓,得知龙盘径为清军必经之路。按照他的分析,明军远道而来,清军必然会认为明军不识此间地理,必不敢在距离大星所过远的盘龙径设伏,而他正要打这个有心算无心,带了三百兵去设伏。结果正如其所料的那般,清军全无防备,被明军杀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万礼的表现让郑成功刮目相看,原本,对于万礼他只觉得是陈凯从漳州招徕的义勇首领,用以缩减施家军在郑成功所部的比例,仅此而已。所以,这几年即便是给了一个总兵的差遣,但是郑成功却绝少用到此人,尤其是重要的战役。但是现在看来,却是小瞧了原本的义军首领。
三月十五,大军准备完毕,以援剿右镇黄山所部为先锋,直扑大星所城,一鼓而下,全歼城内守军。城内粮草,交由户官杨英分拨各船承载。
这是郑成功勤王以来的第一战,有了如此的开门红,大军一扫遭遇风暴的阴霾,士气大盛。奈何,到了三月二十二,经过了数日的休整,大军精神饱满的准备启程继续此番勤王之旅的时候,郑鸿逵麾下的都督郑德却慌忙赶来,带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的消息。
厦门岛,陷落!
注:郑成功出生于日本平户海边的一块岩石旁边,那块岩石因为郑成功成了当地的一个景点,叫做儿诞石。
ps:日本人因为郑成功出生于日本,其母姓田川氏,所以一直以郑成功是日本人来作为借口鼓吹台湾是日本的。最可笑的还是有些国人竟然也跟着瞎起哄,硬说郑成功是日本人,你们是日本请来的逗比吗?
郑成功姓郑,他的父系是正儿八经的福建人,当时中日两国皆以父系血缘决定国籍,理所应当的就是中国人;郑成功赐姓姓朱,理论上是明王朝的皇族,生平主要活动区域和心理认同上也是中国人;另外他的母亲确实原姓田川,但是嫁给郑芝龙时已经是福建铁匠翁翊皇的继女,改姓了翁,史书中也常用翁氏女、翁太妃来称呼这位女性。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日本人都没有资格说郑成功是日本的,就像韩国人没有资格说孔子是他们的一样!
说句题外话,最近十几年韩国人说这个是他们的,那个是他们的,其实也是跟日本人学来的手艺。日本明治维新时曾“考证”出成吉思汗其实是源义经的奇谈怪论,比说郑成功是日本人还搞笑吧。
他日细雨时 冬夜里那一颗暖阳 消除标记事务所 一条快乐的咸鱼 小狼奴 守在你身后 给我来点甜甜的恋爱! 【完结】颯 记忆森林 找家记--星际养崽篇 清晨降温 时空盲盒,捡漏暴富 男主都爱我 (快穿 剧情   挚爱,之伤 深有苦衷[综武侠+剑三] 禁忌的宿命(ABO) 我不做妾 雷易先生 邻居大叔同人-相信你的心 男主都爱我 (快穿 剧情  
中原武林大地北有天芳谱七朵名花,南有美人图十二美人!武林之中,侠女成风,我一出世,无一落空。皇帝本多情,情深意更浓,武林有南北,皇帝就是我。...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刚刚毕业的萧奇博士,从美国穿越回了八年前的中国,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代。重生之后,萧奇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要帮忙性格淡然又才华出众的父亲,至少从副科级小官连升七级,青云直上,坐到副省级高官的位置,才不枉费了父亲一辈子的正直和善良。对于前世辜负和错过的女孩子,萧奇也下了决心,一定要努力给予她们幸福,不要...
从我身上下去。男人的声音透着几分无奈和隐忍。我不。少女摇头,双手死死抱住身下的男人。听话,你这样我没法睡。以前我都是趴你身上睡的。那不一样你现在是人。京城杀伐果断,残暴冷血的神秘大当家意外被只小奶猫所救,从此化身猫奴,跌了一众下属的下巴。然而当有一天睡醒发现怀里的小奶猫变成了俏生生的软萌小丫...
18岁那年,我娘被我爹打死,然后我爹娶了个和我一样大的后娘进门。7天后,我娘爬出棺材,敲开了我父亲的门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大家看的时候记得先登陆(QQ号直接登陆就可以了!)然后点一下封面下面的推荐按钮!加更规则200个钻石加一更!单独打赏两个玉佩加一更!一个皇冠加五更!关键词阴娘最新章节阴娘小说阴娘全文阅读...
前世黑莲花白蓁被人在车上动了手脚车祸去世,穿越成了合欢宗女修白千羽,开启了和前世开后宫没什么不同的修仙之路。这篇算是某某宗女修炼手札的同人,但是是否玩游戏对看文没啥影响,文不会收费,大家放心追,女主是自设的无心海王型号。挂是挂了修真的名头,其实本文没有着重写女主初期修炼,主要还是着重她成为女王之后的故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二部分女主一边双修一边把以前给她使绊子的人给除了,手段稍微有点粗暴残忍,结果奇奇怪怪自称系统的东西出现了,告诉她,她已成为了这条世界线的主人,同时她设计把自己也拱成了修真大陆的无冕之王。第三部分开幕,无冕之王并不是这么好当的,一边要均衡各大势力,挑对自己有用的掌握在手里,一边要处理情人们的修罗场。。。。偶尔,系统还会给她出难题,让她暴打外来入侵者。然而白蓁(千羽)对此表示,挺好玩的,再来点。本文可能微微有点女尊倾向,女主床上小淫娃,床下真女王,没心没肺,快乐加倍。有疑似正宫,但是基本不会出现1v1的情况,女主这么强,配一个男的太亏了(啥?)。预警,女主从目前的伦理道德来讲,确实是渣女,而且吸溜子也没想洗。...
市一高新丁黄景耀因得罪骨干教师被恶意针对,不堪受辱辞职后意外得到仙家至宝。重新执教县一高,左手录运簿册掌天下文章,可查看每一个学生学习天赋,提升天赋。右手文昌大印掌考场气运,财富官运。教师以教育水平和升学率为本,黄景耀渐渐发现他的本钱雄厚的有些令人发指,一次次撼动整个教育界,又远不止单一的教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