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阳山、贺敬之四人 落选,(刘只选上主席团委员),不胜遗憾!”又在第二天的日记中写道:“丁玲(差两票几乎落选)、刘白羽(已知选举结果)未参加今天的主席团会议。”①很有一点幸灾乐 祸的意味。
我在1985年1月5日的日记中记载:“今天公布作协四次代表大会理事会选举结果。丁的票数是401票,排在第39位。许多人为她不平,她却出奇地冷静。在参加闭幕式之前,我扶着 她走在京西宾馆铺着红地毯的走廊上,她语调平缓,对我说,眼睛不要光盯着京西宾馆的红地毯,世界大得很呢。现在这点小事算什么,比起五七年不是好多了么。五七年开完大 会把我打为右派,周扬找我谈话说:‘以后我们再也不能管你叫同志了!’想想那是什么滋味。”当时我听了,深为老太太的大气所震撼。她这一生大起大落,什么样的场面没经 历过,什么样的罪没受过,所以面对今天的事情才如此坦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6。 第四次作代会(5)
那天开完大会刚回到家里,李伯钊的秘书就打来电话,说“伯钊同志要顺路来看看丁玲同志”。她来了,没有说多少话,只是反复说:“你要相信党,相信党中央。”丁玲明白她 的心意,想起李伯钊是1936年11月到达陕北苏区后认识的第一批朋友,她们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想起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最后一天,吴印咸拍合影时,她们两人紧挨 着坐在前排;这几年,她们虽然一个是作家协会副主席,一个是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见面不多,但是就在不久前,李伯钊邀请丁玲陈明出席他们的家宴,席间她深情地说:“丁玲是我最好的朋友……”李伯钊只坐了 几分钟就告辞了,临别,两位好友紧紧握手。4个月后,比丁玲小七岁的李伯钊因心肌梗塞突然去世,丁玲在悲痛中赶写了一篇悼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杨尚昆读了,说写得 好,很有感情。
《中国》本来打算在作代会期间开一个座谈会,加强联系,约集稿件,但是由于形势突变,没有开成。
丁玲再一次感觉到寒风袭来,势头强劲,源头还是1955年和1957年整她的那些人。他们今天仍然执掌大权,仍然要压她一头。历史问题没有压住她,中组部文件为她彻底恢复了名 誉,那他们就要在文艺界圈子里压住她,把她边缘化。他们当年把她打成右派,现在又把她封为“左”派。丁玲给陈登科写信说:“我又有一点落在五七年的情况之中了。不过帽 子是换了一顶,‘右’的还没有完全摘掉,‘左’的又来了。”
那次大会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至今仍有不同看法不同评价。这些年来陆续看到一些文件、资料,结合当年的亲身见闻,我对那次会议有如下认识:
第一,反对精神污染,是写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决议的,丁玲、贺敬之、刘白羽,乃至所谓的“四条棍子”,坚决拥护坚定执行,无可非议,何罪之有!虽然后来在高层领导人 中出现了不同声音,但始终没有写入党中央的正式文件。坚决拥护党中央决议的干部,在庄重的大会上却受到几近疯狂的“围剿”讨伐,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第二,那些“围剿”讨伐者,口口声声要的是创作自由,选举自由,那为什么就不能给丁玲们一点拥护党中央决议的自由呢?为什么因为观点不同就必欲除之而后快,非要采取小 动作把他们搞掉不可呢?这哪里还有一点“自由”可言呢?
第三,实际上,那些口称“自由”者,是利用了党内上层的不同声音,利用作家协会换届改选的机会,排除异己,风头十足地大大搞了一把宗派!他们争的是权力!所以他们后来 洋洋得意,认为是打了一场大胜仗,甚至把这次作代会比喻为“遵义会议”!
丁玲办《中国》,是真心实意要搞“大团结”,创刊招待会上方方面面来了那么多人,她天真地以为真的就要“大团结”了。人家并不想团结她,对“丁玲的人”始终十分警惕。 张光年就公然对贺敬之说:丁玲一掌权,文艺界可就大乱了!还说:马烽是丁玲的人,你们要叫马烽上来,不就等于是让丁玲掌权嘛!
丁玲不仅被边缘化,而且被妖魔化,沾了她的边就倒霉。贺敬之本来是周扬非常器重的干部,就因为他相信中组部的调查,赞同给丁玲恢复名誉,结果遭到周扬声色俱厉的痛斥, 甚至上升到“你今后是否还要在文艺界工作呀?你如果这样看就站不住了”的高度!张光年等则斥责他“背叛了周扬”,“投入了丁玲的怀抱”,甚至说,看来中宣部要再找一个 主管文化的副部长了!
四次作家会员代表大会,实际已经预示着《中国》的颓势。①
8。 遇罗锦与刘晓庆同时出现在《中国》上(1)
创刊号上最招眼的文章,是《刘晓庆的生日礼物——〈无情的情人〉拍摄散记之一》。之所以招眼,因为写的是刘晓庆,作者是遇罗锦,两个有名气而又有争议的女人。1983年胡乔木曾经在《内参》上撰文《一个“堕落的女人”》,指名道姓批评遇罗锦,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1984年11月21日召开的在京编委会上,冯夏熊介绍完创刊号的目录之后,牛汉特意对遇罗锦的文章做了说明:“我简单讲几句,遇罗锦是引起人们注意的一个人,这个人应该说是 很单纯的,生活道路很坎坷,过去她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经历,她自己承认跳不出思想感情的圈子,比较狭隘,比较低,这次她力图突破写个人的小圈子,写得很开阔,背景是改 革。刘晓庆他们是一个改革的小集体,第一次拍片子《无情的情人》,剧本是根据部队作家徐怀中的小说改编的,遇罗锦承认这是她从生活到创作的一个转折点。我们的想法是, 对于青年人不要歧视她,这样对整个文学有好处。刊登这篇文章比较大胆,并不是投其所好。”
牛汉特意做了“说明”的稿子,只有遇罗锦这一篇,可能担心有人提出异议。但是会上并无异议,还有几个人替遇罗锦说了话。姚雪垠说:“我与遇罗锦无半面之缘,现在第一期 有她的稿子,我感到很高兴。这次我在法国接触到许多尖锐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问,中国作家犯了错误是不是还能发表作品?我说:能,除非是叛国者!他又问,听说要是恋爱 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不能发表稿子?我说,没有这个事情,都能发表!如果我们这个刊物拿到外国去,目录拿到外国去,它会解决许多问题。遇罗锦,过去人家批评她,今天我们的 创刊号,这么有威望的丁玲同志主编的大型刊物上发表她的文章,这本身带有政治意义。”草明说:“原来我对遇罗锦的文章有些看法,现在既然她改变了自己的作风,我们登她 的文章也是对于她的一种鼓励,同时也表示我们是很能团结人的,但是我还没有看到她这个文章。”
雷加讲得比较多,他说:“现在有的青年人,写了一两篇文章,就受到批评,我听到第一期目录里边有遇罗锦的文章,很感动。她受到批评以后参加北京市作协,是我介绍入会的 ,批评精神污染时这成了我的一个罪状。遇罗锦在她那个单位工作得很好,从领导到群众对她都是支持的。到国外去,有些海外作家问起中国作家,白桦、遇罗锦,都有她一个。 她写的东西还没有政治上反动的嘛。其实我就见过她一面。我在市委党校学习时,她的单位就在那个院子里,她要给我一封信,我让她放到信箱里,免得担嫌疑。我的印象,她是个年轻人,比较单纯。还有北岛的诗歌,在国外也很有影响,我 一句也没有读过。国际笔会上,外国作家说:中国有这么好的诗!这些青年人至少是可以发掘的财富。我们这个刊物搞不搞宗派,搞不搞五湖四海,执不执行党的方针,在我们第 一期的篇目里就体现出来了,这比你做很多的解释、说明、宣言,都起作用!”
舒群早就对遇罗锦表示出宽容。9月11日的会上,舒群讲到组稿问题时说,遇罗锦的文章也可以约,她是个弱者,应该帮助她,挽救她。但后来他又对发表遇文兴师问罪。
遇罗锦以《一个冬天的童话》和《春天的童话》两篇文章登上文坛,写的都是亲身经历,以大胆坦率引人注目。她的哥哥遇罗克,曾经在“文革”中写过《出身论》,公开反对“ 血统论”,因此惨遭杀害。遇罗锦受其株连,在十分压抑的环境中成长,《一个冬天的童话》记录了她的那段遭遇,控诉了“文革”对于人性的扼杀,引起读者的同情。《春天的 童话》刊登在1982年初的《花城》上,写的是“文革”后她的婚姻和感情生活,发表后引起非议,招致许多读者的反感。丁玲在1980年12月3日、4日两天,读完《一个冬天的童话 》,认为“较有深度”,后来又读了《春天的童话》,她多次表示过这样的意见:《一个冬天的童话》写得不错;《春天的童话》写得不好。
8。 遇罗锦与刘晓庆同时出现在《中国》上(2)
1982年12月中旬,丁玲在中国作协召开的长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发言说:“有些小说我不喜欢,并不是因为它们骂了我们一些干部,有些人是该骂的呀!我的确不喜欢那个《春天 的童话》,怎么写得这样不美呀?我喜欢看的是美的作品啊。尽管它揭露了何净这样的人物,但它的总倾向我不赞成。如果我们的作家都是这样的心灵,那我们的创作就危险了。 ”
《〈无情的情人〉拍摄散记》以连载的形式,出现在1985年《中国》第一、第二期上。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争议,最早提出意见的是魏巍,时间在1984年12月25日晚上,文章发表 之前,他在《中国》编委会上提出了“小的不同意见”(陈明日记)。创刊号出来后,意见渐渐多起来,主要是一些老同志,1985年2月13日,王阑西电话打到丁玲家里,对遇文提 出批评,后来舒群也不满意了,这样,《拍摄散记》没有连载完,第三期就撤了下来。但是第四期又发表了“之三”。4月27日,《中国》开会讨论第四期稿子,牛汉主持,舒群没 有参加。王中忱汇报第四期的细目,最后一篇是《无情的情人》拍摄散记之三《大森林的向往》。会上没有人提出异议。过了两天舒群给陈明打电话,问第四期为什么还要发遇罗 锦的文章?陈明接完电话,当即转告牛汉,请他直接去向舒群解释。后来牛汉登门向舒群做了解释。
对于这些议论,丁玲怎么看?
1985年4月初,丁玲在西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谈到“创作一定要百家争鸣”的问题时说:“遇罗锦这个人名声不好,没修养,走了点错路。但文字不错,文章有好有坏。《冬天 的童话》是好的,《春天的童话》不好。不好的作品应该挨批,她自己现在也承认批评有益。问题是应该给她安排一条出路。《中国》最近发表了她的一篇东西,反响强烈,众说 纷纭,但总的看来利多弊少,失小得大。遇罗锦最近到西藏去写东西,她若能真正在西藏部队里呆上两年,把视野扩大,深入生活,那她还是有希望的。”
《中国》第1期发表了遇罗锦文章之后,各阶层反响强烈。老作家反感较多,但青年人特别是一些改革思想比较浓烈的人却都佩服丁玲的勇气。当时任《人民文学》主编的王蒙派编 辑向前同志来到木樨地,专门给丁玲送来一部中篇,是写原始部落里处女初夜的故事。当时丁玲不在家,是我接待的。向前告诉我,王蒙认为丁玲胆子大,思想解放,敢发表任何 人的作品。王蒙说这部稿子《人民文学》不适合用,看看丁玲同志能不能在《中国》发表?我转述给丁玲。丁玲说《人民文学》不能发,咱们也别发了。我就把这部稿子退回给向 前。1998年我在作协机关看到向前,问起这部稿子后来的命运,她说后来在湖南一家大型刊物发表了。但我没记住这篇小说的名字。
txt小说上传分享
9。 从北大荒借来110万(1)
1985年1月15日早上,我刚来到木樨地,丁玲就告诉我:“明天派你出一趟公差,去佳木斯!”我颇感突然,却又十分惊喜,因为我曾经在那座北方小城里工作生活过五六年,对那 里感情很深。我问:“什么时候走?”“你赶紧把手头的工作处理一下,明天就走。”
这么着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陈明告诉我:“你陪小凌一起去,到黑龙江国营农场总局,给《中国》借钱。借钱的事情由小凌跟他们谈,你不用管,你的任务就是带路,因为你在那里工作过,人头熟。看到郑 加真,还可以向北大荒的作家们约些稿子。”陈明半开玩笑地说:“小凌就算丁玲的特使吧!”
小凌叫岳凌超,四十出头,在大连文联机关工作,她的爱人陈淼,曾经在解放初期给丁玲当过秘书,已经去世。岳凌超热情干练,善于交往,活动能力强,1982年夏天丁玲夫妇在 大连疗养期间,得到她许多照顾,丁玲回到北京多次说她会办事。1月7日岳凌超从大连来看她,听说她正为《中国》的经费发愁,便推荐了一位东方经济技术开发公司的总经理金 瑞明,这家公司是北京市科协下属的官办公司。岳凌超介绍说,金瑞明会说日语和朝鲜语,“文革”前曾给许多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文革”中与万里住一间牢房,后与万里成 为莫逆之交,他还认识许多国务院的领导,背景很硬。东方公司实力雄厚,在这家公司投资,一年可以获得50%的高额利润。经岳凌超牵线,丁玲、陈明在1月9日约金瑞明到家里来 谈过一次,并留他吃了午饭。三天后金瑞明再次来谈,他表示,支持丁玲的文学事业,东方公司的项目很多,但目前刚刚启动,资金不足,希望丁玲能帮助筹措,对筹措的资金每 年付给高额利息,两年以后归还本金。经过商谈,双方形成了这样一个意向:《中国》向东方公司投入一笔资金,东方公司每年支付20%的利息,用作《中国》的办刊经费,投资期 限为三年,三年后东方公司把本金返还。
这几个月,丁玲尝尽了经费紧缺受制于人的苦头,就连两间办公室、一点办公用品都要向人请示,依丁玲的性格怎么受得了这些。她十分清楚:如果资金有了充足的保障,那些大 大小小的问题还会是问题吗?但是到哪里去借这笔钱呢?这二十多年来丁玲就待过两个地方,一个是北大荒的国营农场,一个是山西长治的农村,黑龙江农场是国营大企业,实力 雄厚,而且领导也比较熟悉,关系较为密切。那就试试向他们求助吧。这样,便有了我和岳凌超的佳木斯之行。
谈到借钱数目,小凌说需要二百万。王强说太多了,顶多一百万,而且还要和财务部门具体协商,因为这里面还有许多细节问题要解决。听到“一百万”这个数目,我心里稍感踏 实:大概不会空跑一趟!
当天下午我们俩又去了一趟普阳农场。普阳农场的大部分老职工,都是汤原农场的人。汤原农场是丁玲下放北大荒时劳动过的地方,普阳农场现任党委书记张靖宇和工会主席郭硕 基,与老两口交情都很深。经他们做工作,年轻的杨场长拍板,同意借给10万元,条件是“希望丁玲同志能帮我们牵牵线,介绍外商来联营或者搞补偿贸易,搞小麦、大豆深加工 。”
星期一上午,回到佳木斯,我和小凌按照王强局长的指示,到总局财务处找陈晏处长办理借款手续。陈处长四十来岁,精明干练。他说,丁玲同志借钱,总局?
(综同人)[综]拐走萌夫 不得不贱 侯爷为夫 等待GL 寂寞烟花梦一朵 血色记忆 (花流同人)天生一对 狼性征服 (综漫同人)[黑篮+家教]菲尔 从一到十谈养生 淮海战役秘密战 发条橙 亦农散文随笔选 悟学 美食中国 大嘴话水浒 (龙族同人)[龙族]荣光之巅 如果,宅 万水千山走遍(完结) 男主他总是不来
...
我做梦都没想到老公出轨的对象是个男人这社会给小三的爱足够宽容,为什么不给我的恨一条出路。关键词丈夫的秘密最新章节丈夫的秘密小说丈夫的秘密全文阅读...
吕诚,十五岁之前一直没能修炼出内劲,只能当杂役。但他从小喜欢夜视星空,十年时间,让他的眉心处出现别人所没有的感应力,能让他感知周围的一切事务,并且修炼出内劲,踏入武者行列。从此,这个普通的杂役进阶为天才武者。学心法,进展神速练武技,无师能自通易容变声,惟妙惟肖。在这个武者为尊的世界,最终一步步成为睥睨天下的至尊...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一个本来庸才的学生,在一次奇遇后,居然成为傲世天才,他发现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而后面还有天大的阴谋...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