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寿春之战199(第1页)

刘澜没有想到只是因为许都抓捕了几名太学生,没想到却会引起这么大的声讨行动,最后甚至变成了对皇甫嵩的批判,认为如果不是皇甫嵩,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对于这些刘澜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这是对曹操的一次声讨,现在他巴不得他么恩把声讨曹操的行动搞得越大越好,这样岂不是会给冀州的袁绍一种特别强的暗示,到那时袁曹之间开战也就十拿九稳了。

可是到第二日,也是刘澜施行内阁制度后真正意义上由他亲自参加的第二次正式议会上,却突然发生了一件连他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本来这次会议,主要是争对近期热点话题发表看法,一件彻底明确出兵九江的事宜,可是没有人想到就在这次会议中,张昭一开场就发表了一件十分突然的提议。

当张昭当众念出了他的那道劝清议疏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其实刘澜对于清议也并不是太过支持的,当然了不支持并不是不允许,更不是不给学生们说话的权利,甚至有些时候他也在想,如果不是汉末兴起的清议,或许曹操早就称帝了,当然这都只是一个假设,可当张昭当众提出,甚至还是以一道劝清议疏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清议坚决态度,这就让刘澜一时之间有些难以下定决心是同意还是拒绝了。

刘澜没有说话,而这被张昭视为这一道奏疏的力道还没有让刘澜动心,毕竟与下达一道禁止清议的命令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火候,所以他不为人察的皱了皱眉后,说道:“现在不管是郑学生还是太学生,他们多年来一直非议朝政,虽然对我们的一些政策不像朝政那般大力抨击,但是这样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卑职害怕,如果不加以禁止,卑职相信迟早会有一日他们会变本加厉,以后内阁再有任何政令发出,难免会受到流俗影响。

刘澜一直不清楚为什么张昭突然对清议这般上心,但现在他算是知道了,原来他这些时间里可没少受到那帮郑学学子的抨击,本来刘澜的那些新政就已经让这些学子们百般诋毁,现在好了,刘澜彻底放权了,再骂刘澜虽然也算正常,可问题是随着内阁的成立,反而刘澜置身事外了,张昭和内阁们却处在了风口浪尖上,很多时候坊间给他的压力甚至让他都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

这让他早就有了要动一动这帮郑学生的想法了,不然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日后内阁如果有什么政策通过,难不成太学生们反对还要收回?那他们这个内阁的意义何在?又继续说道:“圣人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郑学生们现在是学生,他们现在就是要努力学习,虽然关心朝政无可厚非,但是妄议朝政得失可就大为不妥了,甚至可能会被有心人所利用,到最后好的政策施行缓慢,甚至还会因为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而被利用,导致他们的抗议,最后影响到政策的施行,就好像当年义仓在广陵无法施行一样,所以卑职以为太学生们可以议论朝政,但必须要加以限制,不然他们随时可以引导舆论,对秣陵新政必然是一大隐患。”

不管如何,刘澜是在都觉得应该给太学生们说话的权利,这基于在这个时代,没有新闻的监督,其实太学生们的存在,往往就起到了一个监督的作用,当然如果不加以管制,让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行,这样只会被有心人利用,这种事例已经发生过太多次了,就好像广陵义仓,这件事彻底让刘澜明白了一点,原来一直让他所看不上的那些乡绅们甚至是小吏们的影响力是那么的强,换言之,连他们都能够引导舆论风向,那太学生们在这件事情上那就是其鼻祖了。

而此时如今的丹阳郡守,也是内阁内实力较重的孙邵心里就有些急了,这位在另一个时空吴国的第一任相国却有着与张昭不同的想法,毕竟这个时代,太学生对他们这样的儒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孙邵就对于清议非常的支持,甚至年轻时他也非常喜欢在清议之中抨击时政,甚至是发表一些自己的施政理念,可以说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在为了实现当年的理想。

而听到张昭的这些建议之后,他的心里就有些着急起来了,虽然刘澜没有表态,但他的犹豫却说明了刘澜是有些心动的,如果他是支持清议的,那么他大可以直接拒绝张昭的奏疏提议,所以如果再继续让张昭不停的说下去,那刘澜可能就会误解为内阁所有人都在支持张昭。

内阁里,人数本来就少,张昭、关羽、国渊、步骘、甄俨、再加上一个他,可以说张昭代表着将军府内的文职官员,关羽代表了武将集团,陈宫代表了徐州氏族,当然因为他的病情,现在由糜竺暂时接替,国渊则为农业,步骘不仅是江东氏族代表,同时也是主持工业的主官,甄俨已经从秣陵太守走上了商业主官,至于孙邵则是丹阳太守,他这个位置非常的重要,可以说他和张昭的存在一个是在官面上的统筹,一个是以将军府作为统筹,可以说这是两个部门,两个招牌,这些人里,很多人都直属于丹阳太守,但是呢又受到将军府节制,所以在明面上孙邵和张昭算得上是整个秣陵城内的文官第一人,只不过互不统属,都是直接听命刘澜的,所以在内阁里,这两人争斗最凶,反倒是向来强势的关羽,在内个里却很少说话,基本上不怎么参合,所以在表决时,他这一票,就变得至关重要。

当然在现在的内阁里,显然张昭更有号召力,因为他的存在,步骘、糜竺都是向着他的,这三个人是一心,反之国渊和甄俨以及关羽态度就较为摇摆了,所以除非孙邵的建议当真受到认可,不然的话每一次他都会被张昭所压制。

而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二人再一次战到了对立面,孙邵当众起身,出阶说道:“将军,卑职以为长史所虑,虽不无道理,但清议在大汉朝已经出现了三十余年,可以说禁止清议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是不管是桓帝还是灵帝乃至于献帝都没有同意,甚至连董卓与曹操也没有限制太学生们对时政的讨论,而且因为太学生们的存在,清议往往能够震慑一些朝官。

卑职这些年,一直在县里、郡内主政一方,见到太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这些官吏在处理一些事情上,往往都是采用欺上瞒下的方式,而这样的奸滑之吏更是数不胜数,虽然各州有刺史下的督邮,各郡有郡守下的督邮来检举各地不法之吏,然而这样的监督却并不理想,反倒是一些惹起民愤的在经过太学生们的检举,有效的被发现,并最终在审查之后尽数被绳之以法,所以太学生们在清议上虽然对政务多有抨击,但是却也不能忽略他们在监督官员上起到的作用。”

“真是可笑,大汉朝自有律法,如官员犯罪,自有督邮、御史与汉律法度进行约束,靠太学生监管,岂不是舍本求末?如果一名官吏本是好官,却因为太学生造谣诽谤而入狱,届时审查清楚,还其清表,可世人信否?到最后还不又是我们在官官相护?”张昭不屑一顾,一柄宝剑,能杀敌,也会被杀,而太学生对他来说,就是这把双刃剑,而偏偏这把双刃剑杀敌不多,被害的可能性却更大,所以他无论如何也希望要取缔他们对时政的清议,最少也要加以限制,不能让他们肆意妄为,造谣生事。

张昭的顾虑是说的有一定道理,毕竟这个时代的宣传可没后世那般发达,就算是后世,辟谣也同样会跑断腿,何况是这个年代,想辟谣根本就没那么简单,都是口耳相传,可再辟谣也不会比这帮郑学生们造谣来的更快。

这一点张昭是深受其害,或者连刘澜也在其中,当年取消工籍、商籍的时候可不就是吃了哑巴亏,被这帮士子和氏族联手对他进行了无数诋毁,最后气得刘澜干脆要派兵去清剿这些氏族,可想而知,当张昭以此举例的时候,还真收到了包括关羽和刘澜在内的认可。

不限制归不限制,但是必须要承担一定的后果,不能让造谣者肆无忌惮,这样的事情,在太学里太常见了,毕竟不可能每一名太学生都没有一点私心,而大汉朝当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只是哑巴吃黄连,但刘澜可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在明面上孙邵和张昭算得上是整个秣陵城内的文官第一人,只不过互不统属,都是直接听命刘澜的,所以在内阁里,这两人争斗最凶,反倒是向来强势的关羽,在内个里却很少说话,基本上不怎么参合,所以在表决时,他这一票,就变得至关重要。

当然在现在的内阁里,显然张昭更有号召力,因为他的存在,步骘、糜竺都是向着他的,这三个人是一心,反之国渊和甄俨以及关羽态度就较为摇摆了,所以除非孙邵的建议当真受到认可,不然的话每一次他都会被张昭所压制。

而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二人再一次战到了对立面,孙邵当众起身,出阶说道:“将军,卑职以为长史所虑,虽不无道理,但清议在大汉朝已经出现了三十余年,可以说禁止清议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是不管是桓帝还是灵帝乃至于献帝都没有同意,甚至连董卓与曹操也没有限制太学生们对时政的讨论,而且因为太学生们的存在,清议往往能够震慑一些朝官。

卑职这些年,一直在县里、郡内主政一方,见到太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这些官吏在处理一些事情上,往往都是采用欺上瞒下的方式,而这样的奸滑之吏更是数不胜数,虽然各州有刺史下的督邮,各郡有郡守下的督邮来检举各地不法之吏,然而这样的监督却并不理想,反倒是一些惹起民愤的在经过太学生们的检举,有效的被发现,并最终在审查之后尽数被绳之以法,所以太学生们在清议上虽然对政务多有抨击,但是却也不能忽略他们在监督官员上起到的作用。”

“真是可笑,大汉朝自有律法,如官员犯罪,自有督邮、御史与汉律法度进行约束,靠太学生监管,岂不是舍本求末?如果一名官吏本是好官,却因为太学生造谣诽谤而入狱,届时审查清楚,还其清表,可世人信否?到最后还不又是我们在官官相护?”张昭不屑一顾,一柄宝剑,能杀敌,也会被杀,而太学生对他来说,就是这把双刃剑,而偏偏这把双刃剑杀敌不多,被害的可能性却更大,所以他无论如何也希望要取缔他们对时政的清议,最少也要加以限制,不能让他们肆意妄为,造谣生事。

张昭的顾虑是说的有一定道理,毕竟这个时代的宣传可没后世那般发达,就算是后世,辟谣也同样会跑断腿,何况是这个年代,想辟谣根本就没那么简单,都是口耳相传,可再辟谣也不会比这帮郑学生们造谣来的更快。

这一点张昭是深受其害,或者连刘澜也在其中,当年取消工籍、商籍的时候可不就是吃了哑巴亏,被这帮士子和氏族联手对他进行了无数诋毁,最后气得刘澜干脆要派兵去清剿这些氏族,可想而知,当张昭以此举例的时候,还真收到了包括关羽和刘澜在内的认可。

不限制归不限制,但是必须要承担一定的后果,不能让造谣者肆无忌惮,这样的事情,在太学里太常见了,毕竟不可能每一名太学生都没有一点私心,而大汉朝当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只是哑巴吃黄连,但刘澜可不想出现这样的情况。

重生年代:懒汉的辣媳妇有空间  1627崛起南海  十三号区  残情难续:恶总裁的过期情人  天云仙道  关于我在末法时代修仙这件事  异世灵武帝尊  穿越末日当反派  咒术界,使徒来袭  重生日本做阴阳师  惊!太后娘娘她靠开荒火遍全球  蚀骨情深:替嫁傻妻宠上天沈年傅泽霖  妖魇X  未来继承者  掉进娘溺泉后和最强结缘  洪荒:我昊天,打造最强天庭  家族禁令韩三千苏迎夏  一号狂人  绝世网游制裁者系统  相思情难忘:失爱王妃  

热门小说推荐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修罗天帝

修罗天帝

八年前,雷霆古城一夜惊变,少城主秦命押入青云宗为仆,二十万民众赶进大青山为奴。八年后,淬灵入武,修罗觉醒,不屈少年逆天崛起。给我一柄刀,可破苍穹,给我一柄剑,可指霄汉。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当修罗子不死王雷霆战尊古海蛮皇等等一个个封号落在秦命身上,这个一身傲骨的少年踏天而行,带领一众挚友红颜,傲战八...

发个微信去天庭

发个微信去天庭

当秦奋手机微信摇出了天庭朋友圈,他发现自己的人生变了,但天庭的变化更惊悚。想要金点子,行,拿东西来换,我不挑食。超市,串串香,等一系列熟悉的东西对原有的天庭造成了冲击。秦奋看着天庭的物产,发现自己似乎要发了。种田,数钱,好多事要做。我是先吃蟠桃呢,还是九转金丹。签已过,人品嘛,我很有节操可以吗?求点求收求票票,求包...

夜天子

夜天子

他世袭罔替,却非王侯他出身世家,却非高门。作为六扇门中的一个牢头儿,他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这只铁饭碗一代代传承下去,却不想被一个神棍忽悠出了那一方小天地,这一去,便是一个太岁横空出世。他自诩义薄云天,为人四海,是个可以托妻献子的好朋友,可他所到之处,却是家有佳妇贵女者统统藏之深闺不敢示人他自称秉性纯良,与...

穿越大周(武唐风流)

穿越大周(武唐风流)

李逸飞,大唐前太子李贤之子,因其父被武则天毒害,从小就被逍遥老人收养,十年之后,学艺有成的李逸飞下山报仇,最后经过与武则天的一番较量终于将女皇降服,成功光复李唐江山,揽江山美人于一身,享受人间帝王之风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