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78章 贵酱(第1页)

,!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铛铛铛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从西游开始悬赏诸天  姜羽姜小言  原神我是史莱姆  无意穿堂风  夫人腿疼求抱抱  大武侠世界  超级兵王在校园  末世轮回系统  生生不语  女扮男装后,我成了男寝的小团宠  三国:我袁术不做短命皇帝!  异界御宅召唤师  重生之公子谋妻  万古武尊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夜玄周幼薇万古帝婿免费阅读 落秋中文网  糟糕!我把植物人老公撩醒了  替嫁千金夜夜燃情顾素素秦天翼  武灵星君  窃国贼  

热门小说推荐
猎美玉龙

猎美玉龙

看书名就知道,我们的猪脚究竟要干什么!请耐心看下去,你不会失望的!京华市委书记的儿子荆天,16岁,仗着老子是京华市的一把手,在学校里是个问题学生,回到家却乖的不得了,这个两面少年,无意中从一枚祖传古戒中得到一种神奇的功法,从此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成绩陡然上升,少女少妇看到他就美眸放光,将市委大院里的RQ收了之后,他便将魔爪伸向了校园,伸向了整个京华市的各个部门,只要他见到的美女,就想方设法归于自己麾下,邪恶而轻松的猎美之旅,充满着令人拍案的奇妙遭遇,是艳遇还是刻意追求?敬请期待...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由作者绵绵妙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华娱特效大亨

华娱特效大亨

新书我的特效时代上传,求收藏,求推荐!落魄功夫小生陆麟,拥有一台能做出炫酷特效的超级电脑。从此华语影片不在是低成本小制作的代名词。奇幻瑰丽的仙侠世界登上银幕,沉迷华夏网文的外国小哥,不再期待漫威!书友群481993635...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绝代名师

绝代名师

市二中的金牌老师孙默落水后,来到了中州唐国,成了一个刚毕业的实习老师,竟然有了一个白富美的未婚妻,未婚妻竟然还是一所名校的校长,不过这名校衰败了,即将摘牌除名,进行废校处理孙默的开局,就是要帮助未婚妻坐稳校长之位,让学校重回豪门之列。孙默得到绝代名师系统后,点废成金,把一个个废物变成了天才,在孙默的指导下,学渣...

篮坛第一外挂

篮坛第一外挂

林易先是用Crossover在三分线弧顶晃开了防守人的重心,紧接着用山姆高德过掉了补防的阿里扎,哇靠!不看人传球,队友空了!不,队友选择高抛,漂亮的空中接力!等等,怎么有点奇怪呢?因为完成以上动作的是一位七尺大个。这是一段热血沸腾的篮球故事。书友群484028022,欢迎大家进群聊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