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部分(第3页)

蜈蚣

我对蜈蚣,好象从小就是很厌恶的,我实在恶心它们那无数小脚爬走的样子。那时候,常常能够看到蜈蚣。在我舅舅家那没倒水泥的布满鸡屎的地面上,我常常能够看到它们。还有舅舅家那温暖的土灶上和灶眼里,我也多次的看到它们。但我对它们没有恐惧感,虽然听说被它们咬过后会很痛,但因为我从不去动它们,它们也从没有咬过我。

小时候第一次吃咸鱼,正是在舅舅家,吃出一条大蜈蚣,从此再没吃过咸鱼。说实话,那被炒熟的蜈蚣,很象是一溜鱼骨刺。但那鱼骨刺,又实在有些异样。我于是将它夹在筷子上,问舅娘这个是什么?我说出了我的猜测。当时舅娘正在吃咸鱼,一边吃,一边还说是鱼骨刺。但大家凑过来仔细看过后,还是将一碗咸鱼和各自碗里吃剩的咸鱼都倒出来挑出来给鸡吃了。

螳螂

螳螂是一种模样很可爱的生物。抓到后,放到一支香上,用手拨弄它,让它往上爬,它的前足触到点燃的香火,就会立即掉头往下爬。当它爬到下面的时候,再次用手拨弄它,让它往上爬,它的前足触到点燃的香火,又会立即掉头往下爬。如此往复几番之后,螳螂仍然要被点燃的香火灼到前足。

玩那个游戏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聚集到一群的孩子都过来围观。在反复的作弄下,螳螂就象是在上帝的惩罚下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而从别的生物被作弄的过程中获取乐趣的同时,一旦发现哪只螳螂居然不受捉弄,我们总是觉得很扫兴。

蜜蜂

小时候,很喜欢吃甜的东西。中学教学楼的下面种了很多的花,有一种大的红色的花,把它拔下来,对着根部吸,还挺甜,那一个又一个的春天,那些大红花总是给拔光。有一回,我和哥哥出去抓了两只蜜蜂,用汤匙盛着放在锅里蒸。蒸了许久之后,端出来喝那汤匙里的水,还挺甜,也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出来的,总觉得事实上应该并没有甜味。 长大以后,回忆起童年尝到的那汤匙里的水,感觉挺恶心的。

金龟子

抓到一只金龟子,可以用小小的丝线绑住它的脚,然后牵着丝线,让它飞来飞去。据说,南瓜的花和叶子上有不少金龟子可抓。可是,我转了一天,找遍了附近的菜地所有的南瓜地,也没有看到一只金龟子。后来,又听说在柳树上,能够找到金龟子。我于是又找遍了附近所有的柳树。但是,我仍然没有发现一只金龟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卡夫卡

卡夫卡

——有三个人是我阅读生活中最好的心灵伴侣,一个是鲁迅,一个是王小波,还有一个,就是卡夫卡。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受到我的崇敬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我在他们的书中读到了刻骨的阴郁。他们有着黑暗的内心。他们是如此的软弱,如此的绝望。他们是无可挽救的。生命本身就是他们绝望的因由,生命是一根他们所抓住的与他们一同从悬崖坠落的绳索,写作是他们在绝望中所抓住的另一根同样的绳索。我深入他们黑暗的内心而开始唾弃自身的存在,仿佛他们的灵魂与我的灵魂同在。我只能看到他们黑暗的一面,而看不到其他的方面。我深深的爱着他们的文字,或更深的误解着他们。

——其中,卡夫卡是我第一个读到的。

他叫喊,但是没有声音。

他是那么努力的叫喊着,他几乎听到了自己叫喊的声音,但是别人显然没有听到,也没有注意他的叫喊,于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叫喊到底是不是发出了叫喊的声音。

他一直默默的行走在热闹的街道,人们在他身边穿行,但犹如无人在他身边穿行,犹如一个人也没有。他就象是行走在一条只属于他自己的街道。他是人群中的异类。你不能将他放置于人群中而无所区别于人群。他区别于人群而并非作为人群中的一个人而存在。他只是作为一个能被自己意识到的自己而存在,并且那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意识也不过是孤独本身。

有时候,他发现自己不能行走,于是他爬行,但是很困难,困难到完全绝望的程度。因为他的爬行与路程无关,无论他怎么努力的拼命的爬行,他也只是在爬行而已。

他与人群无关。人群将他抛弃,他也抛弃了人群。那人群与他疏离,那人群中包括他的父亲,他的女友。卡夫卡与父亲、女友和人群,甚至无法沟通。他们在一起,就象是躺在一起的两块石头,在潮水的冲击下发生了接触、摩擦、挤压与碰撞,那不能视之为沟通。

在人群与自己之间,有一道屏障。他从不试图穿越那道屏障,那屏障与生俱来,是他带着屏障行走。

有时候,他几乎融入了人群,但那人群引起了他的恐慌和绝望,令他惶乱的急迫的去寻找那屏障。那屏障消失了,于是他也要坚决的死去。

他写下了很多文字 ,但很少人真正读懂。哪怕是在他闻名世界的时候,也很少人真正读懂。即便在他死后,即便在他被无数人阅读的时候,他也仍然是孤独的。出于功利,甚至只是出于社区的积分与精华的目的的写作,让我们远离了写作本身。当我第一次到他的文字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他早已经享誉世界,我宁愿欣赏那些无名的作者,也不愿意追随社会风尚。我以为他只是一个无名作者。我知道那文字是好的,给人以真切而实在的感觉,有着来自于生命本身、现实生活的深刻与厚重。

他的文字深深的刻下了心灵的真实、稚嫩、敏感和遭遇尖锐的刺激时歇斯底里的苦痛。他的文字从来不是为了让人懂得。文字是他存在的方式。写作甚至只为自己而为,是随着自身生命的结束而可以同时放弃的全部。这正是卡夫卡的艺术价值观念:写作的价值与意义竟只在于写作本身,写作过程是与生命的过程同样原本孤独的存在。写作就是他的生活。

甚至有过多个卡夫卡。

一个卡夫卡,写出了自己的生活,也写出了生活的真相。纳博科夫说的好;卡夫卡所讲述的,都是一些阴郁的黑白两色的故事。很不幸,卡夫卡正生活在这些故事中。卡夫卡所做的,不过是将生活带给自己的感受写进了文字中。写作首先是一种对生活的发现和拣选,然后是由语言文字构造成的形象的锤炼和塑造。

在另一个卡夫卡的生命中,卡夫卡愈觉生活是如此的虚假;或许文字才是自我存在的证据。写作被他当作为生命本身。但他的最终,竟然是:对生活逐渐失去兴趣;感觉生活的虚无;甚至丧失写作的兴趣;对语言的意义亦行否定。

还有一个卡夫卡,我读到了他,但却不能完全理解那个人。我看到这个卡夫卡将抑郁放置于文字之中;便同时将其弃置于文字之中。他写不了那种有着华丽封面的杂志上那些不平常的人们间或有兴趣去看的勾起人们有过的心境与忆恋的平凡而真切的文字;他早已丧失那份写作与记录的兴趣;他甚至都绝对不会去读那些东西,因为他读的同时,总该有种抑制不住的厌恶。他也写不了诗歌。诗歌代表了人类语言创作冲动的源头。那个他,似乎也从来没有过创作的冲动。创作不过是他的平常生活。他的文笔无丝毫共同点于所谓从容大度或华丽优美的赞誉,丝毫不具一些中国近代作家与诸多英国经典文人悠然散淡之风。他对于生活和个体生命有着很不一样的态度。他就是那样的写作着,非为世人的赞誉,很有些怪异,却又如此的深刻而真实。

无论是哪一个卡夫卡,他的文字都是我所真正爱读的。 我不关心他的生平与声名。对一个真正的读者而言,他的文字本身就包含了他所创造与记录下的最有价值的一切。我读着他的文字,感觉着他如此的存在。他那文字间的生命似乎陪伴着我而存在。他的生命与精神存在于他的文字中,他甚至企图通过焚毁自己的手稿来焚毁自身的存在,他发现自己不能容忍在死后仍然要持续下去的存在。

附自选Franz Kafka语录:

■■◆我生活在一片多么虚弱的,或者压根儿就不存在的土地上,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

■■◆你可以避开这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也许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我们之所以有罪,不仅仅是由于我们吃了智慧之树上的果子,而且还由于我们吃到了生命之树上的果子。有罪的事与我们所处的境况有关,与罪恶无关。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只是彷徨而已。(目标虽有,道路却无;我们谓之路者,乃彷徨也。)

透明光  冷雨烈情  [红楼]小李探花  带着三国群英玩转穿越  痴情,无法自拔  冷情首富魅天下  魂系沧桑  黑暗电影  火影之邪恶操控  爆笑:魔兽宝宝贪睡娘亲  末日孢子  亚瑟王的卡片姬  掌控至尊  单恋公式  偏要你的爱(完结)  永恒的十三月  千年战争  结婚再说爱  HP梅花三弄  美人鱼传  

热门小说推荐
兵王传说

兵王传说

一场人质救援行动中,因为救援失败而一蹶不振的龙牙队员张正选择退役归隐,此后国家神秘的龙牙小组真正意义上失去了最尖锐的兵器。几年后的张正再次出现势必要将这世界搅动得天翻地覆。...

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她死不瞑目,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来收尸的却不是她丈夫看着男人轻吻自己肿胀腐烂的尸体,她心中撼动不已,暗下许诺如果能重生,一定嫁给他!后来,她真的重生了,却成了他妹妹(⊙o⊙)慕容承说你再敢死给我看,我不介意变个态,和尸体洞房。她欲哭无泪,我滴哥!你早就变态了好么?!轻松搞笑,重口甜爽,可放心阅读...

都市寻艳录

都市寻艳录

身世坎坷历经沧桑人间情意究竟为何物?妈妈是什么?奶奶是什么?姑姑婶婶又是什么?也许,都是女人罢了。你们给了我们生活的必须,但是她们没有给我们家庭的温暖,因此从理智上我们应该感激你们的,可是感情上很多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我喜欢熟女喜欢年龄稍大的女人当然是女人我都会喜欢当然是那种好女人...

一剑独尊

一剑独尊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永恒之心

永恒之心

外门弟子陈宇,体内融入了一颗神魔心脏。心脏,乃生命中枢,人体致命的要害。而对陈宇来说,心脏却是防御最强的一点,并让他拥有赶超妖兽神兽的无限潜力。自此,他踏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玄奇之旅。天才如云之,天骄盖世。宗门林立之,我主沉浮。万族辉煌之,跨界大战。太古悬谜之,神话争锋。我心唯有,永恒!新书,迫切需要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