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三爷爷接过牌子,得知今天要拿这牌子要一百文钱后,立刻数出一百文钱,递给苍术:“麻烦苍术小哥把这钱拿去给杜大夫,一定让他把钱收下。”苍术知道杜大夫穷,没有推辞,把那一百文钱收下,说道:“您老放心,小子一定会让杜大夫把钱收下。”又招呼罗父他们:“几位叔伯,跟小子去悬壶坊把桌凳搬过来吧。”初十那天,三爷爷跟顾大山、罗家父子一起来镇上买东西,顺便把三张桌子跟十五张凳子挑到镇上,暂放在悬壶坊。“诶,我们这就去拿。”罗父应着,带上楚氏、顾大木夫妻、顾大贵夫妻,一起去悬壶坊搬桌凳。秦三郎跟顾锦安也跟着去了,但他们是去挑水,这做吃食的摊子,可是要准备水洗碗的。顾锦里他们则是把两个大泥炉搬出来放好。两个大泥炉皆是圆形,直径有一尺左右,是她跟顾大山研究好几天,做坏六七个废品才做成的。他们试着烧过一天一夜,就这两个泥炉没有塌。放好泥炉,他们把一担子干柴解开,开始生火,等秦三郎跟顾锦安挑着水回来后,便拿出铁锅,烧了两锅开水,装进陶壶里,再把两块铁板洗干净,放到一边备用。等罗父他们回来后,大家帮忙摆桌凳,这么忙活一大通,一直忙到下午才算忙完。一行十三人歇了片刻之后,楚氏跟田婶开始煎豆腐跟豆渣饼。豆腐是早就切好的,一寸大小一块,她们拿出豆腐,还有一碗白面,把豆腐沾上白面后,再放到刷油荤油的铁板上煎。煎上一会儿,豆腐就起酥皮,变得两面金黄,再把顾锦里配好的香料往金黄的豆腐里一洒,香味就飘出老远。“哟,这是啥东西?咋这么香?”街上已经有不少从乡下赶来看花灯会的人,闻到这阵香味,纷纷循着香味围过来,看见楚氏跟田婶在两块铁板上煎着一块块金黄酥脆的东西,好奇问道:“你们这是卖的啥东西?咋没有见过啊。”三爷爷笑呵呵的道:“这是我们西北的一种吃食,河安府没有。”说着,拿来一碗煎好的豆腐,请那些人吃:“各位尝尝,这些是试吃的,不要银钱。要是觉得好吃,那就买一份回去。”老百姓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鲜吃食都不太敢下口,所以他们商量过后,决定把豆腐说成是西北的吃食,这样庆福镇的人比较容易接受。“能试吃?不要银钱?”那些人听说可以试吃,又听说是西北的吃食,便纷纷拿起一块煎好的豆腐吃起来,咬一口,喀滋一声,酥皮脆得发出声音,油香、豆香混合着不知名的香味在他们的嘴里爆开,满嘴鲜香。“哟,这东西可真好吃,是怎么做的?多少钱一块?”陈氏赶忙说道:“不贵不贵,这香煎五香豆腐只要五文钱一份,黄金豆饼只要三文钱一个。”豆渣饼不好听,他们把豆渣饼改成黄金豆饼。“五文钱一份,有点贵啊,那肉包子才四文钱一个。”有人听说卖五文钱一份,开始讨价还价起来。陈氏道:“那肉包子四文钱只能得一个,我们这香煎五香豆腐一份可是有六个,这六福临门,吃一份就能把六福都迎进你家去,可是划算得很。”小鱼说了,如今是过年,得说些吉祥话,大家才愿意掏钱买。这说好听话她在行啊,不就是夸嘛,那她就往死里夸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掏钱买。又道:“要是买上两份,咱们还多送你两块豆腐,这叫好事成双,多好啊,赶紧买,十文钱就能买这么多福气呢。”陈氏口沫横飞,把那些本来嫌贵的人说动了,大家纷纷掏钱买香煎五香豆腐,大多都是买两份,还有一些有钱的人家,一下子买走六份,可把陈氏美得不行。但她没能收钱,收钱的活儿是三爷爷在做。这么忙活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竟然就卖出了一百五十多份香煎五香豆腐跟三十来个豆渣饼,三爷爷抱着装银钱的盒子,手都有点抖,这来钱也太快了。三爷爷是个周全的人,趁着人还不算多,便让楚氏跟田婶做了十份香煎五香豆腐和二十个豆渣饼,让罗父送去悬壶坊,给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尝尝。这几天杜大夫跟吴老大夫可是帮了他们不少忙,要不是有他们两个,他们这摊子没有那么好摆。吴老大夫还说了,要是摆摊遇上混子来收钱,直接报他们悬壶坊的名字。陈氏见送了这么多东西,很是肉疼,这可是一百一十文钱呢,可她知道悬壶坊帮了他们很多,在这镇上也是能说得上话的,所以没敢抱怨。此时天色已经慢慢黑下来,越来越多的人涌进镇上,往主大街奔去。主大街上,已经灯火通明,花灯摊子的摊主已经把自家花灯挂在那些粗绳上,一直挂到离他们豆腐摊三米远的地方。只要去看花灯的,几乎都能看见他们的摊子,闻到他们香煎五香豆腐的香味。三爷爷给了顾锦安二十文钱,让他去买两个花灯挂到摊子上,用来照明和吸引路人。顾锦里跟罗慧娘很想去看花灯,却被三爷爷拦住:“你们可不能去,这花灯会上拐子多得很,一不小心就会被拐子抓走。”在他们老家,每年县里的花灯会都要丢不少孩子。罗慧娘还记得柳姐儿那伙拐子抓人的事儿,听到这话,立时歇了去看花灯的心思,反正他们在这里站着也能看到主街上的花灯,只是不能摸而已。顾锦安很快就把两个花灯买回来,挂在摊子旁的木柱上。“老板,再来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打包带走!”有客人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又让打包带走。“好嘞!”陈氏应着,催促着负责用黄纸打包的顾大贵:“你动作快点,包个东西咋这么久?”顾大贵忙得没空理她,用裁剪好的黄纸把两份香煎五香豆腐跟六个豆渣饼包好后,递给陈氏。陈氏拿去给那位客人:“两份香煎五香豆腐、六个黄金豆饼,您拿好。”旁边桌上的客人闻着香味,也加了两份。随着夜色越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已经没有桌子给客人坐,大家只能站着吃,或者直接打包带走。因着客人太多,楚氏跟田婶根本忙不过来,罗父又跑去悬壶坊借了两个泥炉,把带来的两口铁锅用上,让顾锦里跟严氏动手做香煎五香豆腐跟豆渣饼。
从西游开始悬赏诸天 重生之公子谋妻 异界御宅召唤师 替嫁千金夜夜燃情顾素素秦天翼 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 万古武尊 无意穿堂风 女扮男装后,我成了男寝的小团宠 姜羽姜小言 大武侠世界 原神我是史莱姆 生生不语 夜玄周幼薇万古帝婿免费阅读 落秋中文网 武灵星君 末世轮回系统 夫人腿疼求抱抱 糟糕!我把植物人老公撩醒了 三国:我袁术不做短命皇帝! 超级兵王在校园 窃国贼
看书名就知道,我们的猪脚究竟要干什么!请耐心看下去,你不会失望的!京华市委书记的儿子荆天,16岁,仗着老子是京华市的一把手,在学校里是个问题学生,回到家却乖的不得了,这个两面少年,无意中从一枚祖传古戒中得到一种神奇的功法,从此之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成绩陡然上升,少女少妇看到他就美眸放光,将市委大院里的RQ收了之后,他便将魔爪伸向了校园,伸向了整个京华市的各个部门,只要他见到的美女,就想方设法归于自己麾下,邪恶而轻松的猎美之旅,充满着令人拍案的奇妙遭遇,是艳遇还是刻意追求?敬请期待...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由作者绵绵妙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新书我的特效时代上传,求收藏,求推荐!落魄功夫小生陆麟,拥有一台能做出炫酷特效的超级电脑。从此华语影片不在是低成本小制作的代名词。奇幻瑰丽的仙侠世界登上银幕,沉迷华夏网文的外国小哥,不再期待漫威!书友群481993635...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市二中的金牌老师孙默落水后,来到了中州唐国,成了一个刚毕业的实习老师,竟然有了一个白富美的未婚妻,未婚妻竟然还是一所名校的校长,不过这名校衰败了,即将摘牌除名,进行废校处理孙默的开局,就是要帮助未婚妻坐稳校长之位,让学校重回豪门之列。孙默得到绝代名师系统后,点废成金,把一个个废物变成了天才,在孙默的指导下,学渣...
林易先是用Crossover在三分线弧顶晃开了防守人的重心,紧接着用山姆高德过掉了补防的阿里扎,哇靠!不看人传球,队友空了!不,队友选择高抛,漂亮的空中接力!等等,怎么有点奇怪呢?因为完成以上动作的是一位七尺大个。这是一段热血沸腾的篮球故事。书友群484028022,欢迎大家进群聊天!...